分析《评论|勿用「做最好的自己」来逃避政治》
微信公众号“收容所Asylum”昨天(2020年2月7日)推送了一篇名为《评论|勿用「做最好的自己」来逃避政治》1的文章(后文称这篇文章为“该文”),作者是“睡1号床”。昨晚一个朋友将该文发给我,让我“点评一下”,于是便有了本文。
本文将对该文进行较为简单的分析。该文的作者若是看到了我的分析可能会觉得不悦,因为分析结果大都是负面的。但我并不担心,因为这种不悦变成现实的概率很小,毕竟我的博客没什么人访问。若不幸真的被他看到了,就只能期望他把我当做诤友,并在最初的不悦过去后留下评论。
若读者有兴趣继续阅读本文,应当先认真地阅读一遍本文将要分析的文章,在脚注1中可以找到它的PDF格式备份。否则读者将难以理解后文在说什么。
文章分析
从文章标题《评论|勿用「做最好的自己」来逃避政治》中可以看出该文是在反驳一种观点。全文共11个自然段。前3个自然段引出了该文想要反驳的观点:
与其谩骂,不如做最好的自己
该文紧接着给出了一张典型反映这一观点的一段话的截图,以使读者对它想要反驳的观点有更为直观地认识。
第4自然段认为截图中那段话引用“横眉冷对千夫指”是不恰当的,乃至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第5自然段中设计了一个场景,该场景中出现了自己想要反对的观点,并且将“做最好的自己”具体化为“考警校当警察,维护一方治安”,营造了一种荒谬感。
第6自然段是对第5自然段场景的补充说明,说明第5自然段中设计的场景虽然是一个特例,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具有普适性。
第7自然段进入正题,开始反驳。“谩骂”和“做最好的自己”不冲突,一个人可以在一些时间里“谩骂”,在另一些时间里“做最好的自己”,合理分配时间,便可以做到即“谩骂”又“做最好的自己”。所以“与其谩骂,不如做最好的自己”不成立。
第8自然段在说“谩骂”可能有用,并非一无是处。有两种可能的起作用方式:一是“谩骂”的内容可能是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有利于解决问题;二是“谩骂”反映的公众情绪可能引起公权力的关注,进而带来改变。
第9自然段在反驳“一个人不该‘谩骂’某事物,而该努力成为可以改善该事物的人”这一观点。
第10自然段承接第9自然段,就算一个人做到了“最好的自己”,成为了“可以改善某事物的人”,也很可能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
第11自然段认为“与其谩骂,不如做最好的自己”是鼓励我们当看客的论调加上了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动机。全文结束。
文章问题
含义不清
该文没有写明——根本就没有写——什么是“谩骂”,什么是“做最好的自己”,不同的读者阅读后会有不同的理解,便会产生歧义。严格些讲,不明确这些关键词汇的含义,该文的所有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拿“谩骂”来说,当我读完该文时,对文中“谩骂”的理解是“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中对时事发表评论”,但所有评论都算“谩骂”吗?非常理性地分析算不算?对事实的客观陈述算不算?只有在“社交媒体”中发表的评论才算吗?线下和朋友聊天时发表的评论算不算?写在私人日记中的算不算?不同的读者对这些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
题文不符
该文标题是《评论|勿用「做最好的自己」来逃避政治》,但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政治”这个词语,“逃避”也只出现了一次,且出现的地方是:
当然后面还有个「逃避」,暂时不讨论
说是暂时不讨论,但其实是再也没有讨论。基于此,我认为该文的标题和内容不相符。
预设不实
第7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
这种「你要做A而不是B」的命题,预设了「A和B不能同时做」这个前提。
“你要做A而不是B”是一个祈使句,不是陈述句,所以严格地讲,它不是命题。先不管它是不是命题,“你要做A而不是B”并不总是预设“A和B不能同时做”这个前提,如妈妈对小明说“你要做的是吃感冒药而不是吃水果糖”,没有预设感冒药和水果糖不能同时吃这个前提。
但我阅读“与其谩骂,不如做最好的自己”后确实感觉这句话包含了“谩骂”与“做最好的自己”不能同时做的意思。这可能是“与其……不如……”这一句式带来的,下面是百度知道“用与其…不如,与其…不如造句。。”2这个问题的点赞数最多的回答中造的句子:
- 与其坐着受欺负,还不如奋起反抗。
- 与其坐在椅子上发呆,还不如出门去迎接春天的来临。
- 与其求得别人的帮助,还不如靠自己的力量与智慧解决。
- 与其等待机会上门,还不如上门去找机会。
- 犯错后你与其坐在地上哭,还不如吃一堑长一智。
这5个句子中除了最后一个可以坐在地上哭的同时心理默默地记下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外,其余的4个句子描述的都是一个人无法在同一时刻进行的两种活动。
论证无力
第9自然段在反驳“一个人不该‘谩骂’某事物,而该努力成为可以改善该事物的人”这一观点,内容为:
按照有关论者说法,觉得政府不好,就要去考公务员;这和觉得小偷多就要去当警察一样荒谬。依此推论,如果我不当警察,我就不能嫌小偷多;不是政府官员,我就不能觉得政府不好。此外,我要是觉得黑社会也不好,是不是还要加入黑社会去改变它?
一个人觉得小偷多便去当警察为何荒谬呢?这个人为了解决小偷多这一问题付出了实际行动,他想当警察的动机是崇高的。以一个不加证明的荒谬来反驳一个观点,这种反驳在我看来是无力的。
觉得黑社会不好,为何要加入黑社会去改变它呢?不应该当警察去消灭它吗?
当然第9自然段反驳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社会是高度分工的,一个人所能掌握的技能,所能从事的行业,所能任职的岗位,所能解决的问题都是十分有限的,学习新技能,转换行业的代价又很大,而一个人可以“谩骂”的事物却很多很多,他绝无可能成为可以改善所有他“谩骂”的事物的人。
证据不足
该文没有给出论据的证据,就好像这些论据是所有读者都认同的公理。如第8自然段结尾的一句话是:
即便是单纯的「谩骂」,反映的也是公众情绪,而这种情绪可以引起公权力的关注,进而带来改变。
公众情绪可以引起公权力的关注进而带来改变?我对这一点深表怀疑,该文却没有给出让我信服的证据。
再如第10自然段第一句话是:
即便真的让人去考公务员,从概率角度看,想要实现人们所希望的「改变」也是很困难的。
该文也没有给出任何证据来证明上面这句话的正确性。
再如全文最后一句话:
殊不知,如果今日高高挂起,那么期待中的「明日」便不太可能到来。
这句话实际上想要表达的是:如果大家都不“谩骂”,选择高高挂起,那么想要改善的事物不太可能改善。其实是在说不“谩骂”的坏处,但同样是直接抛出一个结论,没有任何证据。
由于没有任何证据,读者(比如我)会觉得这些论据只是作者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主观感受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特意写出的,不具有说服力。
天干缺丙
第5自然段的部分内容是:
试想一个情景。甲家遇到了小偷,乙很愤慨。乙说:「小偷太可恶了,天下小偷死全家」。这时丁看不下去了……
我想问丙去哪里了?好吧,是我在吹毛求疵,其实无所谓的。但我第一遍阅读就觉得很奇怪。
总结
该文有着与正文不相符的吸引眼球的标题,初读觉得挺有道理,似乎是十分理智地分析。然而一遍遍地阅读,一句话一句话地分析后发现其实言而无物,没有什么实质内容,无法使我信服。以对我产生的影响为标准来评判,该文没什么用。
这篇文章写得好吗
该文本就不是写给会逐字阅读、认真分析的读者的。它是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目标读者在公交上、地铁上或是马桶上匆匆翻一翻,若有所得,便会关闭。该文发表约1天后,有775人“喜欢”,1.0万人“在看”,阅读量“10万+”,显然,这是一篇写得很好的文章。
我记得那篇文章倒是在朋友圈里面被几个向来关心政治的朋友转了,但就像你说的,这文章可能就第一眼粗看,觉得还说的有道理,再看第二遍,觉得哪里不对,第三遍,就可以找到一些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