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史

我最早(2015年6月)用的是网易博客,但没写几篇文章就荒废了。后来在大二寒假里(2016年2月)学习Django,就写了一个简单的个人博客,还自己实现了评论功能。原本买了云主机打算让它长久运行的,但发现域名备案挺麻烦的,而且.site后缀的域名根本无法备案,便放弃了这一打算,转而用jekyll在github上搭建了一个静态博客。又过了几个月,不想自己折腾了,便投入了WordPress的怀抱(2016年6月16日)。这样,又过了半年多,觉得WordPress过于臃肿庞大,且必须在网速良好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就又转而搭建了一个极简风格的博客,依旧使用jekyll,托管在coding上(2017年2月)。

2017.07.01:

在使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jekyll后,又觉得jekyll使用不便,于是便自己用Python写了一个静态博客生成器Wblog,自己生成博客,还是使用coding的pages服务。Wblog的特色有二:

    • 支持无需事先定义的标签
  • 可将目录树转换为分类树

什么叫“可将目录树转换为分类树”?举个例子,假设posts目录中存放着博客文章,如下所示:

        posts/
        ├── 生活/
        │   └── 爬山.md
        └── 学习/
            ├── 如何学习.md
            ├── 学校/
            │   └── 在学校如何学习.md
            └── 自学/
                └── 如何自学.md

则生成的静态博客有“生活”和“学习”两大分类,“学习”又有子分类“学校”和“自学”, 每个分类、子分类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文章,整个分类构成一棵树,posts是树根,文章都是这颗树的叶子节点。 这些分类无需事先定义,也没有深度限制。分类树是Wblog直接读取磁盘上的文件目录树生成的。

Wblog的其他特性在个人博客设计中有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2017.08.02:

将博客名由“Werner’ Essay”改为“远山曲”,出处《别赋》:“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网站标题使用我最为欣赏的颜体字。

同时,为解决博客访问量过小问题,开通CSDN博客,引导流量。 百度对我这样的个人小站原本就很不待见,再加上我富有情怀的域名后缀——wiki,就更加难以在百度搜索结果中立足了。 在CSDN博客中只发表技术相关的、精心选择的、可能对别人有帮助的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添加指向本博客的链接,以吸引更多人访问。

2017.09.25:

最近看了一本叫做《完美网页设计艺术》的书,看完后心潮澎湃,兴冲冲地想要好好地重新设计自己博客的界面。于是花了两天时间来做这件事,最终的结果让我很不满意,果然设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对我这种从没有受过艺术教育的人而言。下面两张图分别是改版前和改版后的博客首页截图。

改版前的博客是用Bootstrap纯粹从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拼搭出的,没有任何艺术性可言,改版后的博客则是我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按照设计网页的一般步骤设计的,侧边栏的占比是38.2%,正好是黄金分割比,虽然它并不好看。侧边栏和内容栏反差过大,没有任何联系,完全是独立的两部分,我强行把它们拼凑在一起显得很不和谐。内容栏的淡绿背景色是WPS护眼模式的背景色,我觉得这个颜色真的很护眼,就把它拿来做内容栏背景色了。我依旧坚持易于阅读应该是网页设计的最高目标,尤其对博客这种有大量需要阅读的网站来说。

其实最大的改进不在界面,而是引入了前端路由。这是我刚刚了解的新概念,迫不及待地拿到博客中来用。无缝加载体验很棒。由于我的博客是纯静态的,没有服务器支持,所以常见的前端路由库我都用不了,只好自己实现了一个:Hook所有a标签,用preventDefault函数阻断a标签原有的功能,用ajax做异步请求,用请求到的数据替换部分网页内容,然后用HTML5的history API修改浏览器地址栏中的URL,最后监听浏览器历史记录的前进、后退等动作,按监听到的动作同步更新页面内容。这种实现方式只支持HTML5浏览器,不支持老版本浏览器。作为个人网站,不支持老版本浏览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2017.10.08:

对博客再次进行改版。减小侧边栏宽度,替换侧边栏背景为绿色主题图片,与背景色呼应。修复前端路由、评论加载等几处bug。现在博客如下图所示:

2017.10.24:

将博客名由“远山曲”改为“Wblog”。原本想改为“南柯屋”,以示人生如梦,但觉得这名字过于消沉,故没有采用。

2017.11.26:

将博客名由“Wblog”改为“若水斋”。“若水”取自《道德经》“上善若水”,《大学》又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017.12.16:

在博客文章之后添加上一篇文章和下一篇文章的链接,以降低跳出率。目前(未添加前)的跳出率大于80%。

2017.12.17:

添加了对RSS的支持,欢迎订阅

2018.02.09:

增加了页面访问量统计功能。在页面下方可以看到当页的访问量,自2018年2月9日9:10开始统计。

2018.11.03:

工作后再没有精力折腾,于是换回了Wordpress。

2019.10.20:

添加壁纸页面。

2019.10.27:

添加评论回复邮件提醒功能和邮件订阅功能。

未来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2 Replies to “历史”

  1. 下面是我的一些经验,供参考:

    1. 作息规律。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固定的时间起床。保证睡眠充足、大脑状态良好。我读大一时有时也会熬夜编程,但发现第二天浑浑噩噩,头脑不清醒,学不进去。为了争取前一天晚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却浪费了第二天一整天的时间,很不划算。后来就不再熬夜了。
    2. 远离宿舍。宿舍有太多认识的人,很容易被打扰。建议一个人去图书馆或教室自习,保持孤独,才能高效。建议自习时坐在同一位置,这样容易养成自习的习惯。
    3.不带手机。我是一个自制力低下的人,为了避免自己浪费时间在玩手机上,我读大学期间去上课或自习时不带手机。刚开始这样做时总担心错过什么,后来发现一天检查一次手机消息对我完全是可行的,我没有因此耽搁任何事情。
    4. 舍弃普通大学生的美好生活。我在读大学时没有参加过任何社团活动,能一起玩的朋友也没有,更不用说谈恋爱了,常常一学期也不出校门一次。节假日对我来说和平常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技术。但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做法很不好,因为长期处于孤独状态很可能会出心理问题,所以还是建议花一些时间社交,以保持心理健康。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16 − 16 =